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就是耕作、渔猎。显然,一切面向自然对象进行的经济活动都受到明显的自然约束。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约束演化为规律,“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早已深入人心。
相对于生理能力,农耕时期的经济活动是不饱和的。对此,人类往往会利用农闲从事手工等形态各异的生产,很多成果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成为文明的瑰宝。如我们所看到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引导员的虎头帽惊艳世界,正是来源于此。
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经济活动早已突破传统时空界限,生产能力获得极大提升,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从直接地“面向”自然转变为间接地“依托”自然,乡村的空间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们不仅从乡村汲取物质收获,也能从乡村汲取精神慰藉。没有同样的村庄,乡村特色足见乡村成色。显然,在工业文明创造的巨大财富面前,每个人心中仍会给“农家腊酒、箫鼓春社”留下一席之地。
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乡村特色也得到了全方位呈现,产业形态日益告别作坊式生产走向成熟,产品形态持续迭代更新,从生产导向转为消费导向。乡村特色产业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集约有效地利用了乡村本地资源,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个维度实现了就业与收入提升,同时也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能够看见的未来,在算力跃升的大背景下,人类经济活动将会进一步解放,对象也将从“自然”转为“智慧”。乡村特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智慧面对自然约束的产物,乡村特色产业也将面临新的选择与重构。
实际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当黄淮海平原退出棉花种植,西南乡村的居民搬离吊脚楼,正如历史上种棉花、搬进吊脚楼一样,都是人类的进步。乡村特色产业并不是静态的,每个时空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可以长久留存,有的只能须臾一瞬。
真正的乡村特色,从过去到未来,一直都在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