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12538849
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数字赋能农产品流通 助力三产融合

   2023-09-06 乡村振兴181
导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均强调加强数字赋能现代流通,加快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效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三产融合的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各地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三产融合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通过产业融合扩大了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升了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和效率,对降低乡村发展机会成本、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数字赋能农产品流通

  具体来看,三产融合的关键和核心是“融合”,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间形成联动和融合,将资金、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更好发挥地域资源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程度,提升农业比较收益,同时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对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拓展农产品的需求市场和增值空间,让农户共享增值收益。

  目前,我国三产融合主体日益多元化并发展壮大,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日益多样化并探索成型,三产融合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紧密。但受制于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从业主体的综合能力、物流基础设施水平等因素,农业农村仍然面临着产销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农业多功能性挖掘不够,以及经营主体数量多但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带动能力较弱等现实挑战。

  与城市相比,乡村产业融合更需要数字技术的赋能。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流通,可通过健全乡村商业体系、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农产品冷链和深化乡村电商发展,进而服务和对接乡村产业振兴。具体来看,数字技术催生的新供给和新需求是驱动产业发展的两大动力,能够借助现代科技与流量将乡村资源和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与此同时,面向市场的生产技术流、经营观念等意识流也会回流至乡村,并在乡村内部流动,为保障稳定的农产品供销关系、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流通数字化赋能乡村三产融合的机理及路径

  大力推进“数商兴农”、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有效赋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农产品总量不足矛盾已经得到缓解,但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和束缚,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率较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智慧化、数字化是农产品流通升级的大势所趋,更是促进乡村三产融合、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流通数字化加速向农业农村渗透,构建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不仅有助于促进资源整合与分工深化,更有助于改善农产品的供需环境。具体来看,数字技术渗透乡村流通的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各个环节,并通过互联网建立连接、产生关系、实现交互,使乡村流通渠道各成员之间紧密联结,乡村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这使农产品流转时间大大缩减,农产品搜寻、退换货等交易费用大大降低,区域信息不匹配问题得到改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乡村三产融合所需的各类资源也可借助高效的流通渠道直达乡村,提高乡村三产融合的竞争力。例如,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出现了基于线上和线下的“新零售”与基于生鲜农产品的“新农业”结合的村集体经济模式,通过“新零售”的线上运营打通线下生产、运输、销售的直连渠道,实现农作物的价值与生鲜质量直接相关,有效满足了对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更高要求。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模式能够打破城乡农产品供需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城乡之间各要素的流动越发频繁,在供需两端搭起桥梁,发挥人流、物流、意识流、资金流等的优势。在供给侧,通过直供渠道零渠道费、长期稳定和价值透明的三大优势,在生产前即可明确生产数量、质量和收购价格;在需求侧,可以依托数字技术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的巨大优势,通过网络获取消费端经济行为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深度挖掘实时消费需求,用以支持生产端的优化改进。

  由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将长期客观存在,城乡之间无缝对接成为农产品流通和产业融合的关键所在。数字化赋能农产品流通环节,使流通效率快速提高、规模快速扩大,流通数字化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等,成为乡村三产融合的催化剂和重要助力。当然,乡村原有经济模式的局限性在短期仍难以完全破除,具有经济收益性、主体自主性和长期可持续性的乡村内生发展体制还有待构建。

  下一步,应科学理解与把握三产融合的根本目的,扭转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乡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法规,注重城乡双向互动与共生以及空间拓展。同时应按照建设大流通、引导大生产、形成大市场的要求,继续进行乡村流通数字化创新,扩大乡村流通规模,减少不利于乡村三产融合的流通制约因素。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sznycyw.com/xiangcun/show.php?itemid=2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乡村振兴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