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也要清醒看到,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未来一段时期,需要通过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两手”持续发力,探索出集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于一体,持续推进建设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加快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荒漠化防治面临的痛点难点。过去40多年,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对防沙治沙、减少水土流失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荒漠化防治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基数大、影响广。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全国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81%、17.58%和2.91%。随着纵深推进荒漠化防治,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治理条件更差、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现行工程固沙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标准在450—550元/亩之间,仍低于部分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实际成本。
二是区域水资源矛盾凸显。一方面,资源性缺水现象严重,水资源总量持续减少。据《中国水文年报》显示,2022年全国地表径流量、年均降水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导致部分地区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
三是生态脆弱性受气候变化、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仍然存在。荒漠化地区普遍表现为沙漠气候,终年少雨或无雨,土壤植被一旦被破坏将难以修复,进一步导致土壤水分大量消耗,土壤干燥化加剧。此外,超载放牧、砍伐森林都会导致草地退化进而沙化,尤其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常常出现荒漠化趋势反复现象。
四是在一些荒漠化特殊区域,荒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荒漠化与贫困互为因果,表现为我国荒漠化地区、沙区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较大重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持续造血功能较为薄弱,许多贫困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地区,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部分地区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的渠道较少,缺乏长效资金支持机制,影响荒漠化防治的速度和质量。
以系统治理推进荒漠化防治效率。坚持系统观念不仅是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经验总结,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法论。
首先,强化政府主导责任。荒漠化防治直接为广大公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利益,政府作为主要供给者负主导责任。一方面,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推进。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按照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模式运作的。另一方面,以委托代理的政策方案推进。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需要上级政府依次将部分环境管理权让渡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逐级委托将部分权益让渡给农户。为此,一是加快制定荒漠化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二是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追究情形、追究形式、认定程序,促使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转变治理理念。
其次,引导治理主体多元化参与。当市场发育成熟时,动员公众力量就成为荒漠化防治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方面,通过工程外包、公私合营吸引企业参与防风固沙,将部分草场、林地长期承包给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另一方面,以包干治沙与家庭承包治沙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农牧民直接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从“要我干”转向“我要干”。如有的地方出台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吸引了一批企业参与投资治沙绿化,并从农牧民手中转租荒沙废地种树、草、药材,逐步形成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长效治沙机制。
最后,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当前,我国防沙治沙的科技贡献率仍有提升空间。一是创新荒漠化防治模式。通过“固沙植物材料的快速繁育”“高大流动沙丘的机械阻沙”等防治技术,构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等防治模式,实现荒漠化治理技术与模式的集成。二是推广荒漠化防治技术成果。充分利用农、林、牧、水等行业有关技术,提升实施环节的治理效率。如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吞沙巨兽”一天可以“吞”掉40亩沙漠;“微创气流植树技术”只需10秒即可完成栽种,苗木成活率超过90%。三是健全荒漠化监测预警与观测研究网络体系。通过遥感影像数据处理、GPS定位和GIS技术的监测,追踪荒漠化土地准确数据,最终形成长期观测与研究网络体系。
以绿色发展提高荒漠化防治质量。荒漠化防治要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同时,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增加经济发展的“含绿量”,减少“含碳量”。一是限制沙区高污染行业发展,采取征收排污税、提高排放标准等方式倒逼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二是在推进沙区种植业、培育沙区绿色食品业、发展沙区生态旅游业等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产业。如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在光伏板上为新型绿色产业提供新动能。通过在光伏板间种植枸杞、苜蓿等经济作物,在光伏板下播撒沙蒿、木地肤等沙生植物草籽修护环境,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新业态,为“光伏+治沙”奠定产业基础。
另一方面,实现生态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土地荒漠化是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防沙治沙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一是积极探索沙区特种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沙生珍贵药材、沙生食品、沙漠文化旅游等沙区产业建设的新模式。二是创造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荒漠化防治之路,帮助沙区群众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如甘肃武威充分发挥“高原冷凉”“绿洲水土”“沙漠光热”优势,大力培育发展沙漠种植、沙漠旅游等特色沙产业。为此,应逐步推动防沙治沙与产业培育、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探索“以沙致富”新模式,实现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